推播助栏︱2021年2月
她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月最佳
『星期天晚上 Before Monday』|S1EP4 今年過年我想來點不同的:除夕可以在娘家過嗎?
『唠得默默』|SX-E1 弦子与她的朋友们
这是第一次选出两集节目作为当月最佳,因为这两集节目具有一些相似的优点。
「妻子除夕能不能回娘家过」以及「弦子诉朱军案」都是和女性权利密切相关的话题,两集节目的制作者并未沿袭千篇一律的圆桌对谈形式而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storytelling的方式,采访多位话题相关者和事件亲历者,结合搜集到的现场录音和恰当的配乐,以尽可能多元的角度去呈现。
「除夕能不能回娘家」是一个看上去很常见的话题,可是经过的制作者对多位受访者口述的精心编排,让故事变得有起承转合,包括父母相信的传统家族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和夫妻双方对此的反思,吸引人自然去思考这种理所应当的习俗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影响。
「弦子诉朱军案」的讲述难度更高,事件的参与者众多,制作者不仅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突出了庭审当天的临场感,用多种声音描绘出在现场围绕着弦子和支持者们、记者、警察、外卖员等多种角色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同时还邀请了女权活动者和法律学者对事件进行了专业的评价,是一份完整而出色的声音报道。
🎙️值得收听
『說故事的人』|EP1 回不了家的人
这是火热出炉的、由台湾的资深国际新闻记者范琪裴参与制作的叙事类中文播客。第一集节目的主人公是一位流亡藏人达瓦才仁(猜测这个选题可能是源于CH上讨论新疆和西藏的房间),他从自己在西藏长大念书一直讲述到如今流亡印度无处是家的人生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当他从印度唯一一次回到西藏的家,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的一番话“你要好好念经,我不知道我们父子今生还能不能再见面,如果还能见到这算是教诲,如果见不到这就是遗嘱。”
『UX Coffee 设计咖』|#89:做产品是跟世界发生连接的过程(潮汐 app 创始人郎启旭)
同为音频内容,冥想类的App和播客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集节目就请来了冥想类App潮汐的创始人来讲述他的创业经历。一开始,潮汐App并非郎启旭主力开发的一款产品,但没想到它在推出半年后获得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用户的反馈。正是用户第一次将声音和冥想联系,促使他逐渐把重心转向潮汐App的迭代,与来自全世界的声音收集者合作找寻适合的声音,例如节目中播放的一段鲸鱼鸣叫的声音。
『歷史下酒菜』|EP52新年特輯:我賭的不是錢,是我一整年的運氣
历史是活泼的,仔细去想想那些我们在过年期间理所当然的习俗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这集节目就探秘了台湾开始过两个新年的习惯与日据日期的关系,还有过年大家聚在一起打的麻将竟然是先风靡日本再传入台湾,最后一个话题则是台湾的奖券文化如何形成。
『安妮朵拉任意門』
EP2 見證文化沙漠轉變,但新竹人最愛的還是巨城 feat.劉雲平aka吉他大師
「安妮朵拉」是一支台湾的独立乐团,这档播客和她们在2020年下半年开启的全台巡演密切相关,每到一个城市她们都会收集当地的有代表性的声音,有些节目是在巡演现场录制的,有些则是在演出结束后在当地邀请好朋友作为嘉宾一起录制的,这是一种将播客和音乐进行深度融合的尝试。新竹是主唱安妮和友人长期工作生活的城市,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回忆,而高雄场的巡演竟是在一家热炒店,服务员一边上菜,观众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安妮朵拉唱歌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好有创意。
🎧收听方式
你可以直接点击文中链接播放对应的单集节目,或者在播客客户端中导入以下RSS链接:
https://www.listennotes.com/listen/推播助栏the-podcast-pick-czl6EF4k9Uf/rss/
即可收听推播助栏The Podcast Pick推荐的所有节目。
🔎播客动态
🎪活动
2月21日是「世界母语日」,播客《牽囡仔ê手來聽囡仔古 》和播客平台SoundOn个体发起了串联活动,集合40个台湾的中文播客推出传播和保护母语的相关节目,包括六大主题:自我探寻、爱与传承、文化留声机、台湾听世界、百工百业、百声齐放,让听众了解台湾的多元声音,可以通过Listennotes和Spotify收听。
台湾社会创新实验中心︱「声音复兴」讨论会
研讨会为线下活动,邀请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的主持人Mario、《法客電台》的主持人杨贵智、深度报道媒体「報導者」的声音内容经理蓝婉甄以及财经媒体「天下杂志」的总监李洛梅四人,从各自所属媒体的角度分享播客制作和运营的经验。活动时间为3月7日下午1点20分—6点。
👀观察
这两篇文章依然是用较小的、听众会关心的角度去看中文播客。我没有怎么关注中文播客的周边,文章图文并茂帮我打开了新世界,有不少人播客创作者都是自己设计的周边,真是多才多艺。
鏡好聽|「声音阅读时代」研讨论坛实录
在鏡好聽举办这场论坛上,五位嘉宾主要围绕有声书、知识付费和播客等声音内容展开分享,内容非常丰富。
嘉宾刘奕成认为播客的影响力非常大甚至超过Youtube,以《股癌》为例,只要在某个领域里面有研究的人,非常适合每天围绕相关领域聊一期15到20分钟的节目,利用播客持续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有价值的播客有多种方法可以赚到钱;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销工具,“You are what you listen to”,在未来声音的影响力可能大于影像加文字。
在提问环节,有观众问怎么看待SoundOn被收购,几位嘉宾觉得这预示着声音领域将会被列強攻城掠地,当台湾的声音产业出现群雄並起后,不应该满足自己占山为王的现状,需要有人来统合所有的平台和游戏规则。
陳思傑︱与 KKBOX 总经理对谈Clubhouse和Podcast
这集节目是由社群行销人陳思傑和 KKBOX 总经理 Orange 在 Clubhouse 上对谈(Firstory联合创始人也有发言)的录音制作而成。Orange 表示KKBOX在播客上会推出一系列差异化的做法,包括与KOL合作独家播客,上线把单集节目内容自动转为文字稿的功能(beta版在2月末已经上线,KKBOX专门在首页推出了策展栏目),加群线上线下的播客创作者社群交流,为创作者提供录音室,以及让创作者可以使用 KKBOX 拥有版权的音乐(但是授权范围只限于KKBOX)。
更多内容可以直接收听节目,对谈部分大约为前1个小时,后50分钟为Q&A环节。
INSIDE︱2020 台灣 Podcast 下半年產業報告
据台湾播客平台Firstory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平台上播客节目的下载量同比增长579 倍,收听量前 200 名的节目稳定占据了总收听量的八成,下班通勤时段为收听高峰;
23-34岁年龄段的听众占比最高(超过65%),男性听众和女性听众的总体比例为47:53,各年龄层性别比例渐趋一致;
截止12月底,通过赞助功能支持播客创作者的金额是3月的30倍,平均每笔赞助接近新台币 300 元(折合人民币70元),虽然金额不高但对创作者是一种鼓励;
同期,通过留言功能给播客创作者留言的数量也暴涨到1月的212倍,一定程度反映出听众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互动意愿的提升。
📰新闻
SoundOn|改名SoundClub仿造Clubhouse推出语音室功能
Clubhouse席卷中文世界后,SoundOn在短期内复制了语音室功能,界面非常相似,直接整合到了原有的播客App中(但需要邀请码才能使用),并非常激进地改名为SoundClub,相信这主要是收购方做出的决策,毕竟潘杰贤是直播社交平台17LIVE的联合创始人,有做社交的经验。
相比Clubhouse,SoundOn作为播客平台明显更聚焦在语音聊天和Podcast的联动效应,目前发起了SoundClub LiveShow Host招募计划,邀请Podcaster加入,每周需要开一次时长为1小时的聊天室和听众聊天,即有机会获得SoundOn的推广资源。
欢迎你将「推播助栏」的文章分享给更多感兴趣的人。你也可以通过推特或邮箱:enzouncle@protonmail.com 联系我。
如果你想浏览往期内容,可以在archive中找到。
感谢推荐!- Riceman(UX Coffee)